< 返回發布日期:2020-01-08 來源:本站
混凝土的使用歷史可以追溯到 3000 年前的古羅馬時代,世界上以中國、埃及和古羅馬為首的文明古國,就已經出現了利用燒石灰、燒粘土火山灰等為原材料配置的混凝土[12]。制作混凝土的歷史已經接近 2300 年,而近代使用的硅酸鹽水泥(波特蘭水泥)也在兩個世紀前被發明取得專利并廣泛使用,而攪拌機出現的較晚,最早的攪拌機出現在上個世紀初,最早的攪拌機是滾筒自落式攪拌機,到上世紀中葉自落式攪拌機才基本成型,隨后又出現了強制式攪拌機并得到迅速發展[13]。攪拌機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混凝土的生產效率,解放了勞動力,為現代化的建筑業打下堅實基礎。
隨著現代文明的不斷發展,更大、更先進的現代建筑需要更優質的混凝土材料,而更優質的混凝土材料需要更先進的攪拌設備。未來的混凝土攪拌設備發展趨勢有:
(1) 智能化設備
攪拌站目前在計量裝置上采用了 PLC 電路等簡單智能化設備。但是很多操作和監視都由現場施工人員完成,不僅需要人力資源還有可能帶給操作人員一定危險。如何實現無人化操作、智能化操作、智能化監管、智能化故障排查、網絡化管理監控等是攪拌站設計的重中之重。
(2) 更先進的工作裝置設計
工作裝置不再是依賴經驗設計,而是采用工作裝置與介質相互作用理論入手,運用新材料技術、仿生技術等設計出更有效完成攪拌作業同時作用阻力和磨損降到最低的攪拌設備;
(3) 更完善的計量方式
能夠抗內外干擾,無延遲實時調整物料量的計量裝置;
(4) 低功耗高效攪拌設備
對電機的再優化甚至采用其他更好的動力源替代目前的電機驅動。攪拌更高效,利用更短的時間更小型化的設備生產出符合標準的成品混凝土。
(5) 環保型設備
對于攪拌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污染,水污染能夠有效控制,對廢棄物及粉塵能夠回收再利用。減小噪音污染。
(6) 模塊化設備
攪拌站歷來都是大型設備,即使是可移動型攪拌站,其運輸也是一個大問題。如果將攪拌設備模塊化,根據生產需要,安裝模塊即可。